在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第一书记秦倩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秦倩: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第一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部长,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妇女》杂志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采访秦倩,她激动地表示:一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干好本职工作,不负韶华继续奋斗,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海归书记”“闺女书记”“胡辣汤书记”“不走的书记”……都是村民送给秦倩的亲切称呼,她用四年的奋斗,带领当地百姓打造了一个省级脱贫攻坚示范村。
人生转弯的“海归书记”
秦倩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法学专业,硕士留学归国后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河南省周口市项城丁集镇的副镇长。年,河南省委选派驻村干部,已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副部长的秦倩,毅然舍弃了稳妥的机关工作,第一个报了名。秦倩与村民在热土上收获着“希望”当年冬天,刚满30岁的她接受组织委派,来到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她是当时河南省直多名驻村书记中仅有的八名女书记之一,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自以为做足了心理准备,可初到孙庄村还是给了秦倩“当头一棒”。眼前的小村庄道路坑坑洼洼,夜晚黑灯瞎火,卫生条件差,想洗个热水澡都困难。驻村第一天,她就病倒了。秦倩躲在被窝里哭了一夜。天亮后,她抖擞精神,投入全面摸排调研工作。曾经爱穿连衣裙、高跟鞋的姑娘摇身一变,以村民们感到亲切的朴素模样,挨家挨户登门拜访。通过走访她才知道,孙庄村是无村庄规划、无集体收入、无基础设施的三无深度贫困村,“穷帽”远近闻名。秦倩咬牙在心里发誓:“孙庄不富,誓不罢休!”喜获丰收
以心换心的“闺女书记”
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可拿什么让村民支持和信服呢?秦倩觉得,老百姓最不喜欢“不干事”的干部,只要自己多做实事,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她细细翻查手中厚厚的调研资料,发现村里因病致贫的大有人在,村民李二磊就是最让人揪心的一个。因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和双侧股骨头坏死,李二磊卧床长达八年,生活无法自理。秦倩决意要帮帮他,她上网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揣着病历一次次奔波辗转,最终帮助李二磊顺利手术。如今,李二磊不但挺直了脊梁,更在秦倩的帮助下参加电商培训,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老板,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楼。他还担任了村里的团支部副书记,带动周边年轻人开设了数百家电商店铺。秦倩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为了帮助村里更多受大病困扰的乡亲,秦倩推动“中国梦·脊梁工程”精准医疗扶贫项目落户河南。到目前为止,已有数百名贫困患者受益。她还推动建立了河南省首家“第一书医院”,村民通过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就可以挂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专家号,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此外,“豫医联盟”的专家、医生也常常受邀,来村里为贫困村民免费看病、发放药物……脑瘫患儿小俊豪饱含真情的那句“妈妈”,身患直肠癌的孤寡老人王大娘流泪喊出的一声“闺女”,孤儿小梦雨靠在自己肩头时所传递的依赖和温暖……这些朴实的乡亲,让秦倩懂得了“实心实意做实事”的价值感,她以行动成为村民眼中暖心的“闺女书记”,成为心心相连的亲人。秦倩是村民眼中暖心的“闺女书记”
产业扶贫的“胡辣汤书记”
秦倩心里清楚,要想带领村庄真正脱贫致富,只靠社会“输血”远远不够,必须练好内功,打造属于自己的“造血机制”。几番摸索后,秦倩将目光锁定在河南特色美食胡辣汤上。胡辣汤是河南人“乡愁的味道”,孙庄村所在的西华县更是这道乡土美食的发源地。面对村民种种顾虑,秦倩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所有的费用由我个人来想办法,商标注册、包装设计、厂家生产、销售渠道也由我来联系。赚了钱归村集体,赔了钱算我的!秦倩为胡辣汤品牌“代言”就这样,秦倩和几位驻村干部一共凑了6万元,为孙庄村的胡辣汤产业注入了第一笔资金。为了扩大“邵蛮楼”品牌影响力,秦倩发挥资源优势,还邀请了邓亚萍等名人免费代言,并在西华县女娲广场开展胡辣汤义卖活动,邀请当地所有胡辣汤品牌参与,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扶贫工作。由于口味正宗、品质过硬、信誉良好,“邵蛮楼”胡辣汤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除了大宗团购,秦倩还尝试与多家知名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努力打造电商产业链,培植扶贫产业。为了做得更专业,秦倩还带领村民去外地考察学习,并邀请专家进行电商知识培训。有了信心和经验后,秦倩又和村民因地制宜相继做起了蜗牛产业、蔬菜大棚、扶贫车间……借助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推广,孙庄村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就业。秦倩为产品直播带货
植根热土“不走的书记”
年底,秦倩的任期满了。可她忘不了当初立下的誓言,主动申请留任。如今,孙庄村旧貌换新颜,家家门前马路平坦宽阔,还新盖了村委会和村民健身活动广场,就连过去的老村委也被改造成了“爱心超市”。“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爱心超市的大部分物品都是秦倩拉来的赞助,商品只能用积分来兑换。村民主动参加技能培训加10分、一星期内家里环境整洁加5分……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村民向上向好的积极性。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秦倩以教育为扶贫的重要抓手,引进了一大批电子学习设备,让孩子们通过网络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用知识改变命运。为了助力农村大学生圆梦,团省委累计为西华县捐赠额近万元,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资助。秦倩关爱村里孩子“把青春献给脱贫攻坚第一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带领全村在年底彻底脱贫!”这是秦倩在驻村日记中写下的战贫宣言更是必达目标。4年拼搏,孙庄村的贫困户从当初的户、人到目前全部脱贫,孙庄村从深度贫困村变成了省级脱贫攻坚示范村。秦倩用植根基层热土的赤诚之心和不停奔波的双脚,艰苦奋斗,走出了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精彩人生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