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提到高校联盟,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C9”、“E9”等教育部直属的高校联盟。近年来,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联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加强高校合作,“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高校合作的主要源动力。高校通过联盟,在竞争中建立互利合作的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升高校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7种主要高校联盟类型
目前来说,国内高校联盟主要有7中类型: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主体的高校联盟,如C9高校;以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为主体的高校联盟,如G7联盟;学科联盟,如“双一流”农科联盟;特色高校联盟、如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中外高校联盟,如亚洲大学联盟;地方高校联盟以及区域高校联盟,如Z14高校联盟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
近日,又一个区域性高校联盟成立:由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牵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在四川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宣告成立。该高校联盟包含了四川12所和重庆地区8所一共20所高校。联盟将重点围绕推进学生的跨校交流与培养、扩大优质课程和专业的共享、加强人才队伍的共同引培和互聘互用、建立联合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共同促进成渝两地高校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发展。
两地高校协同发展,学生也能获得更多机会
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前,川渝本是一家,重庆至今仍然有多少高校以四川开头,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虽然在重庆,但是保留了以四川开头的校名,这对于高校的延续和发展有着长足的意义。
如今两地的20家高校再次融为一体,对学校来说,利于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对于学生来说,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以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跨校选修课程,实现学分互认等,在今后深造发展等方面,或许也能有更多机会。
高校联盟在“双一流”高校中颇为流行
在此之前,高校联盟更多中东部地区更为流行,参与联盟的高校,也主要以“双一流”高校为主,特别是北京、上海、长三角地区的高校联盟最为普遍,这些高校不但参与跨区域,跨学科的高校联盟,也有区域类的高校联盟,比如复旦大学加入了6个大学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5个,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都加入了4个。在42所双一流高校中,只有国防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大学没有加入任何一个高校联盟,其余高校大部分加入了一到两个高校联盟。
较著名的区域性高校联盟
在此之前,较为著名的区域性高校联盟主要有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北京10所高校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主要是北京8所高校加延安大学、中国首个红色基因大学间的高校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华东五校)、沪港高校联盟(上海8所,香港8所)等,这些高校联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高校的相互合作和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西南地区缺少高水平大学联盟的空白,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将会等到更充分的利用与发展,对于促进西南地区高校协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地方来说,也可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帮助该经济圈实现高质量、高内涵式发展。
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名单: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